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酒精濫用


老陳可不是一般人,早年就投入紡織廠經營的他,即使到了紡織業已經被歸為夕陽工業今天,手上仍然有國內外三家工廠日夜不停地生產著,北美還設有一處經營據點,他的三個兒子也都在自家企業裡歷練,為接班鋪路。不過,這麼一位功勳彪炳的企業家,一旦換上病人的服裝,卻也只是一個病奄奄的老人。

他是因為呼吸困難進醫院檢查的。過去已經有過心肌梗塞經驗的他,很擔心冠狀動脈再次堵塞,的確是需要住院觀察,並安排進一步檢查。意外的是住院的第一個晚上,護士小姐卻看到他只穿了一件小內褲就在病房走廊上晃,還四處敲別人病房的門,惹出不少麻煩,讓夜班的護士處理得人仰馬翻。隔天澄清,才知道他在睡前吃了十多顆鎮靜藥物,才會醜態畢出。

原來,老陳是個認真負責,又事必躬親的人。這樣的個性配上夠聰明的頭腦,事業有成是必然的事;然而,承受壓力過大卻是另一個必然的後果。他年輕時就必須要靠安眠藥物才能入睡,但又不放心工廠的生產狀況,每天都在清晨兩三點起床,親自到工廠巡視,確定一切正常,才再回家小睡片刻。在一次應酬的場合裡,朋友建議吃藥不如喝酒,改變了他的下半生。

一開始,老陳發現有喝酒應酬的夜晚,往往一碰床就睡著了,真的比安眠藥還好用。但是,似乎要讓自己入睡的酒量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於是,不管有沒有應酬,他總是會在家裡自己喝上幾杯,然後上床睡覺。不變的是半夜還是會起床到工廠巡視,還打電話到美國詢問市場的狀況,然後再放心回家睡個小覺,天亮了正常上班。

我問了他是否有酒精戒斷的情形,「沒有!」
「手抖得厲害喔!」「家族遺傳的!」
「手指末端發麻?」「以前就會了!」
「記憶力退化?」「老人不是都這樣嗎?所以我才打算交棒了啊!」
「來住院沒酒喝,會不會不舒服?」「所以我自己帶藥來了,昨天吃了一排又好幾顆,覺得昏昏沉沉的,好像也沒睡好。」
「有沒有酒後出糗的經驗?」「沒有,我很注意這一點。畢竟是眾人目光焦點的角色,要是怎模樣的話,員工會看笑話的!」

唉,老陳真是個「硬角」的傢伙,我實在不忍心將昨晚發生的事合盤托出。或許,利用住院這幾天把藥物調一調,可以讓他對安眠藥重拾信心,才有可能勸他戒掉飲酒的習慣吧!


【案例說明】

飲酒行為是人類古老的傳統,若是沒有酒,人類文明肯定會失色不少。例如,中國著名的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兩人在詩文學上的造詣與貢獻,恐怕是空前絕後。有趣的是兩人同為「飲君子」,他們在黃湯下肚之後的靈感勃發,為人類留下許多亙古流傳的詩篇。但是,他們的生命也因酒而殞落,一個是酒醉的情況下溺斃(下水撈月影),一個是酒精性肝炎導致肝硬化,可能還併有酒精性憂鬱症,抑鬱吐血而亡!

酒精是一種中樞神經的抑制劑,也就是說,酒精會壓抑大腦的活動。但是很多人會反駁,幾杯黃湯下肚之後,講話越來越大聲的人比比皆是,哪有抑制的狀況?其實,微量的酒精可以抑制大腦皮質的作用,讓我們放棄原本因為理智作用而自我要求的謹言慎行。於是,「酒後吐真言」才成為可能。但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是反射動作減慢,甚至出現身體動作不協調的狀況。

一旦酒精濃度增加到某個程度,中樞神經系統的壓抑作用增強,開始會有講話結巴、步態不穩、情緒失控的現象。一般人到了這種地步就喝不下去了,但還不至於立即危害到生命。但是,若是和鎮靜藥物併用的情形下,就有可能因為交互作用而提高酒精及藥物的濃度到足以造成呼吸衰竭而致死的程度。以上這些症狀皆可以稱為「急性酒精中毒」,除非有立即生命危險時必須進行氣管插管,用呼吸器協助呼吸,否則,處理的方法就只是讓患者安靜地休息,等他酒醒自然就好了。

除了暫時性的急性酒精中毒之外,長期飲酒還會造成消化道功能異常、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酒精性肝炎、胰臟炎、以及神經系統病變。當然,又會有人質疑,很多人終日飲酒,還不是大腹便便,哪來營養不良?殊不知,大腹便便只是肥油多,一些必須的維生素反而因為腸道吸收不良而缺乏,例如B1缺乏,就會出現以眼球震顫、步態不穩及記憶損傷為主要表現的「考沙科夫症候群」。

酒精還有一項很麻煩的特質,就是成癮性。細胞受體在持續接觸酒精的情形下,所產生的效果會有減弱的趨勢,也就是說要更多的酒精才可以造就相同的效果。而一旦驟然停止飲酒,細胞受體也會因為一時調適不及而產生戒斷的症狀。於是,酒癮患者的命運幾乎都是酒越喝越多,直到身體出現警訊,例如肝炎發作,然後驟然停酒,造成戒斷症狀出現!

以老陳的例子來說,他早年可能罹患了某種焦慮症,也曾經依賴安眠藥物來緩解症狀。但是,後來飲酒漸漸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他極力否認曾經出現過酒精戒斷的情形,但以他一個晚上沒喝酒就必須吃那麼多鎮靜劑以補充身體對酒精的需要看來,我實在很擔心他不只是酒精濫用,而是已經到達酒精依賴的程度。

在現代人的生活上,飲酒的行為並未因為科技進步而減少。職場上激烈的競爭,更讓酒精成為紓解壓力的一項偏方。像老陳一樣誤信酒精比藥物好的人大有人在,對他們而言,酒肉朋友的一句戲言可能比醫師的再三規勸還受用。有時想想,到底問題是出在病人身上,還是醫師不知道該怎麼和病人溝通?

當我在中部工作的那半年裡,曾經暫時改善了一位多年酗酒的老年患者,當他出院當天,我照例約家屬來說明日後的照顧計畫與注意事項。令我難忘的是一向斯文內斂,與我互動良好的病人兒子,竟然紅著臉對我說:「醫師,我可不可以明天來辦住院,因為我酗酒的問題比我爸爸還要嚴重!」

酒精濫用的問題,真的比你我所想像的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