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四成憂鬱症是躁鬱症(中華日報專訪許森彥醫師)

記者黃微芬/南市報導

   隨者憂鬱症防治觀念的宣導,民眾對憂鬱症的認知普遍提升,主動尋求醫師協助的風氣漸開,不過精神科醫師許森彥臨床上發現,四成以為自己是憂鬱症病例其實是躁鬱症,特別是是輕躁或混合型躁鬱症患者更不易被發現,如果沒正確診斷出來,一味使用抗憂鬱的藥,有可能會使躁症情況愈來愈糟。


   一名六十多歲的歐吉桑因為情緒莫名低落,甚至想要自殺而前來求診,經許森彥開給憂鬱症藥物,三天後病患就告知憂鬱情況已經好了,但接下來幾次回診,病人的情緒表現很不穩定,雖沒表現得很亢奮,但脾氣變得很不好,凡事都看不順眼,與平常的溫和情況判若兩人。

        由於憂鬱症治療通常一至二週後才會漸顯療效,這位病人三天就自覺良好,引起許森彥高度懷疑,經仔細推敲,認為病人應屬於混合型的躁鬱症患者,調整用藥後,目前還在治療中。

    許森彥表示,「憂鬱症」是單極性的情感障礙,患者的情緒在低落與正常之間擺盪,「躁鬱症」是雙極性的情感障礙,患者情緒變動的範圍較大,可以由狂喜轉變為狂悲,尤其在「躁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情緒激動、異常興奮、瘋狂購物、不當投資、性濫交、自殘或傷害他人的行為,造成自身及社會莫大的損失。

     他說,由於躁鬱症患者多在鬱期時才自覺有異求診,醫師有可能因此診斷為憂鬱症,特別是輕躁或混合型患者,因為躁症情況不明顯,更加不容易察覺,依國外的調查,平均一位躁鬱症患者由發病到被確診平均是十二點九年,可見其不易診斷。

    要及早發覺潛藏在憂鬱症表象下的躁鬱症患者,除了醫師要加強其專業外,許森彥提醒,若日常出現脫軌行為或一些很美好的不切實際想法,影響到正常生活或上班秩序時,就要高度懷是否為躁鬱症,不是單純的憂鬱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