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強力安眠藥服用宜慎

 新聞來源:【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227 
FM2等強力安眠類藥物使用需謹慎。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表示,精神科臨床上針對失眠患者,常見憂鬱型的失眠,必須較注意防範成癮問題,尤其是速效、藥效較強的藥物,避免造成戒斷反應。醫院本身目前對於這類管制類藥品,有嚴格的管控,包括在數量上的控制,處方上的控管。一般醫院較少開予助眠管制類藥品,坊間診所較會開這類藥。
葉啟斌表示,針對情緒障礙,如憂鬱型失眠,常見患者因大腦內分泌失調,使得腦內負責睡眠的區域受到影響,造成睡眠障礙,出現易作夢,難以入睡,或很早起,情緒也易感覺整天沒有希望。臨床上處方用藥通常會先開以短期安眠藥;大約2周時間,不會太長時間。再加上抗憂鬱藥物,幫助安眠效果。
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林育如表示,臨床上常見的較嚴重的睡眠障礙患者,可能出現34天都無法入睡的狀況,造成身心嚴重的折磨,使用處方藥物,可以讓患者至少能夠先好好睡一覺。有關使用到較強力的安眠藥藥品,大多都是在臨床上其他藥物都沒效時;或者是患者本身有酒癮、毒癮等,當自體神經已經嚴重受到侵害,才會轉為使用藥效較重的藥物。
林育如表示,物耐受性、戒斷問題,主要可見這類問題的患者可能原本用藥只要一顆,之後則需要2顆,或到3顆,才能感覺達到用藥效果。尤其像是有酒癮的患者,神經接受力已經被酒精刺激,更較易有耐受性太高的問題,這時也必須先考慮酒癮戒除治療。
林醫師表示,精神科用藥必須全面考量患者這段治療期間的變化,配合適當用藥。考量症狀是否已經改善,如已經改善,應適當循序減藥。
針對FM2等強力安眠類藥物藥品,醫師葉啟斌表示,患者可能因為服用這類藥效較強,講求速效的藥物後,易發生上癮問題。葉醫師表示,避免患者有異常重覆領藥的狀況,醫院本身目前對於這類管制類藥品,有嚴格的管控,包括在數量上的控制,處方上的控管。若出現異常狀況,也會通報健保局,患者之後在健保卡上也會被註記。
醫師強調,所有用藥都應經過醫師處方建議,與醫師討論,依照指示服用,無論是減量或停藥,都要經過醫師評估,勿自行隨意控制服用的藥量。
許醫師的回應:兩位醫師的意見非常中肯,值得病患及家屬好好斟酌參考。坊間對安眠藥物的看法兩極,造成需要服用的人過度排斥,而有濫用傾向者仍無法得到適當的醫療幫助。我認為安眠藥物的使用重點不在吃何種藥比較不會成癮,而是在是否有找到失眠的原因!畢竟,原發性失眠只佔所有睡眠障礙者的十分之一!藉由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找到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在服用安眠藥之前的必要功課!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心情鬱卒 當心變老

新聞來源:【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新生報 – 2012223
心情鬱卒,容易讓老化現象提早報到!瑞典、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壓力會縮短染色體尾端的「瑞粒」(Telomeres)長度,導致身體出現各種老化現象。
瑞粒位於染色體尾端,像一個保護帽保護著染色體,瑞粒會隨著年齡自然縮短,瑞粒長短可被視為一種老化指標。不過科學家懷疑壓力、憂鬱會使瑞粒提早縮短,使身體提前老化。
「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負責調控身體壓力反應,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濃度高低就是被這軸線所控制,憂鬱症、壓力相關疾病患者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患者體內的「可體松」大多沒有作用。
研究人員測量嚴重憂鬱症患者與健康成人的染色體瑞粒長度。此外,研究人員也測量兩組人的心理壓力程度,包括檢驗可體松濃度,並以問卷詢問他們的心理狀態。
這項發表於「生物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的瑞粒比正常人來得短,這符合過去的研究結果。研究也發現,無論是憂鬱症患者或健康成人,可體松濃度較低的人,瑞粒長度往往也比較短。
研究首席作者米克爾威克葛蘭解釋,壓力在憂鬱症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過度敏感的患者,瑞粒縮短現象更為明顯。

許醫師回應:又一個支持憂鬱症需要被及早發現及治療的證據!但這兩天的門診都遇到挑戰,就是當患者憂鬱症狀惡化時,他們反而會選擇放棄治療!所以,我們必須多多傳遞憂鬱症相關的正確知識,讓每個人都可以是憂鬱症病患的守護天使,當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或猶豫不決時,可以推他一把,繼續向前行!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慾望橫流的現代社會中 厭食症成了一種時尚?

新聞來源:【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22
小花(化名)二十歲不到,患有嚴重厭食症,她在家人陪同就醫,醫師一檢查發現,她大約一百六十公分,但體重卻只有二十九公斤,幾乎只剩皮包骨,因為穿著七件衣服,外人根本看不出來。小花一餐吃兩、三個便當,但只要吃完飯,馬上催吐,一天催吐三、四次,身體早已虛弱不堪。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初也有一則報導,一位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小兒科醫師梅蘭妮史普娜去年十月因厭食症喪命,得年三十歲,她去世時體重不到二十五公斤。史普娜從十三歲就罹患厭食症,平常很少在公眾場合進食,父母發現她時,她已失去生命跡象,根據法醫驗屍結果,死因為體重過輕引起心臟衰竭。
史普娜情況一直很差,醫師表示,史普娜像小孩一樣,不肯接受心理治療,也不願量體重。史普娜從青少女時期就有嚴重身心問題,因此造成體重嚴重下滑,飲食也很不正常。
身心科、精神科主治醫師林耿立表示。厭食症患者年齡大多很年輕,很少超過二十歲,以女性居多,患者對體重非常斤斤計較,厭食症患者並非不吃東西,她們也會餓,也會吃很多東西,但吃了之後會去催吐,長期下來,身體就會受到嚴重傷害。
當一個人反覆催吐,就容易出現胃炎、食道炎等疾病,口腔也會發炎,因為喉嚨受到胃酸灼傷,所以患者大多聲音沙啞。林耿立醫師指出,治療厭食症要從兩方面著手,要找出引發厭食症狀的主因,進行心理諮商,並要為患者補充營養,治療催吐所造成的種種傷害。
厭食症患者因極端注重體重增減,因此常大量運動,有些患者很喜歡作菜,看親朋好友吃她煮的菜,但自己卻完全不碰桌上食物,以維持體重。醫師提醒,一旦發現身旁親朋好友突然變得很瘦,對食物很在意,常吃飯吃沒幾口就跑去洗手間,甚至使用利尿劑、塞劑清腸,就要懷疑可能是厭食症症狀。

許醫師的回應:回想第一次接觸厭食症患者的心情,真是可用『束手無策』來形容。幾年下來,隨著接觸的個案增多,漸漸有了些心得。一般人以為吃不下食物就是厭食症,其實不然。厭食症患者的核心問題是對自己身體的『控制』,他們會用盡一切方法塑造自己想要的身材,卻忽略了自己是想藉此逃避更深層的內在矛盾。目前,除了使用『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做藥物治療之外,我會鼓勵患者接受各種形式的心理治療,用另一種方法處理內在矛盾,已減少對控制身材的執著。
延伸閱讀:我的部落格文章:『厭食非厭食』http://blog.nicemind.tw/2010/12/blog-post_31.html

重度憂鬱併恐慌 鎮靜劑治療僅治標

新聞來源: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8日電
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發作時常覺得很緊張、焦慮、想自殺等;精神科醫師今天表示,透過抗憂鬱劑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情況會改善,服用鎮定劑只是短暫緩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醫師賴建翰表示,「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有憂鬱症狀外,也同時合併恐慌症狀,包括突然有嚴重胸悶、心跳加快、頭暈等症狀,但身體檢查時又找不出病因。
賴建翰表示,慈濟醫院在門診中找出15名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給予「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治療6週後,發現症狀明顯抒解,包括心情變好、自殺意念消失、胃口變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變少、且也不會常怨天尤人。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表示,門診中接觸過不少像怕搭高鐵、電梯、行駛雪隧或到地下室停車場等有恐慌症的病患,且女性多於男性,主訴症狀會焦慮、緊張到拉肚子、失眠、吸不到空氣、感覺快死了等。
他舉例,一名在科學園區工作患恐慌症女性,因工作經常要搭乘高鐵來往南部出差,有時會推托或捥拒搭乘高鐵,每次搭乘時都很緊張、焦慮且不舒服;當列車車門關上時,會覺得缺氧、好像快死了,但卻不好意思和同事說明,怕被取笑「怎麼可能連高鐵都不敢搭乘?」
蘇柏文說,部分病患以為是二尖瓣脫垂症求助心臟科,服用鎮定劑後立即改善不適症狀,但若停藥後又發作,且又有憂鬱症狀,應轉而求助精神科醫師治療。
蘇柏文指出,有些患者要求開立鎮定劑,但鎮定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精神科開立的抗憂鬱劑可調整自律神經失調,久而久之也會抒解恐慌情況;此外,他也會提醒患者在發作期,應避免喝酒與咖啡。
蘇柏文表示,有些患者焦慮、緊張時身體處於緊繃狀態,求助醫師開藥治療,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他建議患者可運用腹式呼吸法,放鬆交感神經,抒解情緒,將雙手放在腹部,吸氣讓腹部凸起,再吐氣,且吐氣速度需比吸氣時慢,讓肩膀放鬆,可改善緊張情況。

許醫師的回應:
利用「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治療恐慌症已經算是精神醫學的ABC,在台灣還可以被媒體當成新聞報導,令人感慨!但我認為這種新聞還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因為我們在基層診治病患,還是遇到一大堆在心臟科長期服用單一鎮靜劑來治療恐慌症的患者,可見我們以為是很基本的醫療常識還是被狠狠地漠視著。但是,話說回來,「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的,例如使用初期的噁心感、高劑量時的提昇血壓作用、性功能障礙,以及停藥時的戒斷症候群,都是醫師在處方這類藥物時必須向患者說明的。總歸一句話,藥物是兩面刃,如何妥善且有效地使用它,真是一門藝術!這也就是醫學不那麼科學的一面!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躁鬱症患者 別熬夜看球

新聞來源:【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報 – 2012221
NBA台裔球星林書豪風潮席捲台灣、美國,甚至被媒體封為「林來瘋」。許多民眾熬夜看球,為林書豪加油打氣。不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醒,若本身是躁鬱症患者,最近看完球賽後突然跑去球場瘋狂打球,活動量變大、話也變多,常認為自己像林書豪那麼偉大、可以力拔山河,此時可能代表躁症病情出現變化,患者或患者家屬要有警覺心,最好能求助專業醫師,以免躁鬱症進一步惡化。
楊聰財醫師表示,時序進入春天,每年一到這個季節,躁鬱症患者躁症病情很容易失控,如果再加上因看球賽而影響睡眠、作息,情緒過於亢奮,對躁鬱症患者更如雪上加霜。
熬夜看球,對身心有無影響?楊聰財醫師指出,晚上十一點到隔天早晨七點是睡眠最佳時機,對一般健康人來說,短時間熬夜後,第二天若有適當時間調整睡眠、補眠,對身體較不會產生傷害。但長時間熬夜、作息顛倒就會影響生理時鐘,引起睡眠困擾,有些人晚上心情亢奮、睡不著,一想到明天還要上班,就會產生焦慮心情,使得睡眠更加困難,變成惡性循環。
當連續一周晚上都睡不好、睡不著,睡到一半容易醒來,建議盡快到專業精神科、身心科醫療院所接受檢查、治療。楊聰財醫師叮嚀,睡眠品質不佳、睡眠不規律都可能影響躁鬱症、憂鬱症病情,身心狀況容易轉趨惡化,有相關身心病史的民眾更要多注意睡眠,盡量不要熬夜。
許醫師的回應:
情緒障礙症(憂鬱症及躁鬱症等)患者的情緒容易被環境氣氛影響,導致病情不穩定,這是事實。不幸的是我們所處的是個媒體病態發展的社會,在唯恐天下不亂的前提下,沒事要炮製新聞,小新聞要大肆炒作一番的操作手法讓我們每天都暴露在過度的情緒張力之下,對患者真是莫大的折磨。我建議人生許多事要放遠一點看,做事動作慢一點,走路速度慢一點,吃飯多嚼兩下再下嚥,我們或許可以避開一些無謂的情緒衝擊,對自己或旁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助益。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天氣忽冷忽熱 影響的不只是心血管系統

天氣忽冷忽熱 台南37猝死

新聞來源:2012/2/20民視新聞顏孜育、翁英修台南市報導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尤其南台灣日夜溫差更是經常在10度以上,心血管劇烈收縮,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爆增。

台南地區這三天來,就有7位中壯年猝死,加上過年期間有11人猝死,等於是不到一個月來就有18人,醫生呼籲,民眾千萬要注意保暖。

寒流來襲,台南早晨溫度降到15度,但一到中午可能又會回升到25度,10度的溫差,一會冷一會熱,不只穿衣服很困擾,身體更是無法快速調適,導致心血管疾病案例爆增,光是這三天來,台南就有730歲到50歲的中壯年心肌梗塞猝死,讓家屬措手不及。

醫生指出,這些猝死個案平常都沒有病徵,突然發病時已經回天乏術,尤其又都是中壯年,更突顯出心肌梗塞的危險,醫生提醒,高血壓、糖尿病、家族遺傳、高血脂,或是長期抽煙的癮君子,冬天要注意保暖。

醫生表示,有心血管疾病千萬不能拖,一定要積極治療,並且按時服藥,一般民眾也要按時量血壓,定期檢查,正常作息,不要暴飲暴食,事先預防才能避免心肌梗塞突然找上門。

許醫師的回應:
其實,氣溫急速變化所造成的危害,絕不只是新聞所提到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原本就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的精神官能症(如焦慮症、恐慌症、輕度憂鬱症等)患者在氣溫急速變化的最近一週也出現症狀突然惡化的情形。提醒各位讀者,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本來就在維持我們身體機能的恆定性,外界環境的急劇變化(包括濕度、溫度等)本來就是對自律神經系統的嚴厲挑戰,若您本來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要特別注意穿脫衣物,保持體溫,補充水分,規律作息,以減少自律神經系統的負荷。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重度憂鬱併恐慌 鎮靜劑治療僅治標

新聞來源: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8日電
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發作時常覺得很緊張、焦慮、想自殺等;精神科醫師今天表示,透過抗憂鬱劑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情況會改善,服用鎮定劑只是短暫緩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醫師賴建翰表示,「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有憂鬱症狀外,也同時合併恐慌症狀,包括突然有嚴重胸悶、心跳加快、頭暈等症狀,但身體檢查時又找不出病因。
賴建翰表示,慈濟醫院在門診中找出15名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給予「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治療6週後,發現症狀明顯抒解,包括心情變好、自殺意念消失、胃口變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變少、且也不會常怨天尤人。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表示,門診中接觸過不少像怕搭高鐵、電梯、行駛雪隧或到地下室停車場等有恐慌症的病患,且女性多於男性,主訴症狀會焦慮、緊張到拉肚子、失眠、吸不到空氣、感覺快死了等。
他舉例,一名在科學園區工作患恐慌症女性,因工作經常要搭乘高鐵來往南部出差,有時會推托或捥拒搭乘高鐵,每次搭乘時都很緊張、焦慮且不舒服;當列車車門關上時,會覺得缺氧、好像快死了,但卻不好意思和同事說明,怕被取笑「怎麼可能連高鐵都不敢搭乘?」
蘇柏文說,部分病患以為是二尖瓣脫垂症求助心臟科,服用鎮定劑後立即改善不適症狀,但若停藥後又發作,且又有憂鬱症狀,應轉而求助精神科醫師治療。
蘇柏文指出,有些患者要求開立鎮定劑,但鎮定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精神科開立的抗憂鬱劑可調整自律神經失調,久而久之也會抒解恐慌情況;此外,他也會提醒患者在發作期,應避免喝酒與咖啡。
蘇柏文表示,有些患者焦慮、緊張時身體處於緊繃狀態,求助醫師開藥治療,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他建議患者可運用腹式呼吸法,放鬆交感神經,抒解情緒,將雙手放在腹部,吸氣讓腹部凸起,再吐氣,且吐氣速度需比吸氣時慢,讓肩膀放鬆,可改善緊張情況。

許醫師的回應:
利用「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治療恐慌症已經算是精神醫學的ABC,在台灣還可以被媒體當成新聞報導,令人感慨!但我認為這種新聞還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因為我們在基層診治病患,還是遇到一大堆在心臟科長期服用單一鎮靜劑來治療恐慌症的患者,可見我們以為是很基本的醫療常識還是被狠狠地漠視著。但是,話說回來,「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也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的,例如使用初期的噁心感、高劑量時的提昇血壓作用、性功能障礙,以及停藥時的戒斷症候群,都是醫師在處方這類藥物時必須向患者說明的。總歸一句話,藥物是兩面刃,如何妥善且有效地使用它,真是一門藝術!這也就是醫學不那麼科學的一面!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改善憂鬱「藥」有效 勿諱疾忌醫為要

新聞來源:新頭殼newtalk  2012.02.17 謝莉慧/台北報導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為暸解藥物對「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病患的治療效果,經過1年的時間研究發現,抗憂鬱劑可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目前該成果也已發表於國外期刊,所以台北慈濟醫院今日發表新聞稿呼籲,憂鬱症患者及家屬應該不要懼怕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腦部沒煩惱。

台北慈濟醫院表示,「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身心疾病,患者除了憂鬱的症狀外,也同時合併恐慌的症狀,像是突然間有嚴重的胸悶、心跳快、頭暈等症狀,但身體檢查又找不出病因。因此,該院在重度憂鬱症合併恐慌症患者中,篩選出未曾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由於這類患者很少,願意配合治療和追蹤的更少,最後只有15位符合條件並完成治療。

研究發現,這些患者接受抗憂鬱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治療6週後,症狀明顯緩解,像是某位中年女性患者,治療前有嚴重的憂鬱情緒、自殺意念、吃不下、過度的罪惡感、無法集中精神、突然間嚴重的胸悶、心跳快等症狀。在經過6週的治療後心情明顯的改善,自殺意念消失,胃口也變得比較好,胸悶、心跳快等症狀也變少了,並且不會一天到晚責怪自己。

此外,台北慈濟醫院指出,接受6週藥物治療的患者,經過腦部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MRI)的分析發現,治療後在主管認知功能(像是理智思考、執行能力、運算能力等)的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有增加情形,在主管負面情緒的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則有減少情形。

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解釋指出,所謂「腦部區域同質性」指的就是腦部活動的一致性,象徵的是腦部功能是否能夠協調運作,增加的話就會強化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減弱的話則代表會弱化這些這個區域原本就有的功能。額葉腦部區域同質性增加就會增強原本的理智思考能力,顳葉腦部區域同質性減少則會弱化原本的負面情緒,而且腦部區域同質性的改變也和相關臨床症狀的反應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抗憂鬱劑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並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可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因此,台北慈濟醫院希望患者及家屬不要諱疾忌醫。

許醫師的回應: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幾年前在演講時常秀的一張投影片,其中清楚顯示病人在未經治療的憂鬱狀態下越久,腦部海馬迴(主管記憶)的體積會逐漸萎縮。一如這則新聞所報導的研究告訴我們,憂鬱症患者在適當的藥物治療後,其腦部細胞功能的異常可以獲致改善。許多患者告訴我,親人朋友勸他們不要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但這些汗牛充棟的證據告訴我們,藥物治療真的可以改善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我不是鼓吹藥物萬能,但適當且為時足夠(至少四到六週)的抗鬱劑治療,是我們在對抗憂鬱症時值得採行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睡眠中斷多次易致阿茲海默症

新聞來源:【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新生報 – 2012216

        一份即將在美國神經學學會發表的研究指出,睡眠經常遭打斷,反覆醒來的的民眾,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較高。

        外電報導,研究顯示,在睡眠時間中,每小時醒來逾5次的患者,澱粉樣蛋白斑塊堆積的情況增加。很多老年人在世時腦部已經有各種退化跡象,過世後的病理解剖也顯示腦部有看似典型的阿茲海默症。然而澱粉樣蛋白斑塊堆積,不代表一定會有明顯症狀。

        美國研究人員曾解剖了134位平均在80多歲過世的老年人,發現36﹪的人的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只是他們生前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都未被診斷出來;頂多生前的問卷發現,他們在最近讀過故事的記憶測驗上得分較低。
偶發性的記憶喪失頂多是偶爾忘記朋友的名字、不記得鑰匙放哪,或不記得最近的談話,一般健康的人也可能發生,但他們終究會想起來。不過阿茲海默症發病的患者,卻因腦部無法正確儲存資訊,以致要「回憶」很多資訊時出現更大的困難。

許醫師的回應:
        在 精神科門診幾乎天天被問到:『醫生啊,安眠藥吃太久會不會得老人失智症啊?』正解是:『會!』,如果安眠藥可以吃很久,表示這個人可以活很久,而人活得越 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就越大。其實,人罹患失智症的原因很多,安眠藥物只是其中之一。這篇新聞提醒我們,糟糕的睡眠品質可能會導致失智症。如何妥善使用藥 物或其他方法來改善我們的睡眠品質,以降低失智的風險,真是現代人該好好思考的課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