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憂鬱症的另一個觀點

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登載了一篇有意思的流行病學報告,研究者利用母親陪罹患憂鬱症的小孩看醫師的機會,評估她們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結果發現在完成評估的一百一十七位母親之中,有三十六位(佔百分之三十一)出現焦慮、憂鬱等精神相關症狀,其中十六位達到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二十位為恐慌症,二十位為廣泛性焦慮症,另有兩位酗酒,一位有嗑藥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罹患憂鬱症的十六位母親之中,只有五位正在接受精神科治療。

這篇報告令我聯想到數年前在一次與某位患有憂鬱症的女孩及其父母的會談過程中,治療者提到此番住院是因為女孩重複自殺,並希望全家人一起來面對這個困境。當治療者詢問家中會不會再出現有人自殺的可能性時,父母與女孩卻一致指向母親。這是那次會談中家人唯一的共識!其實,精神病患在家族中的重複出現率高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就很複雜了。以憂鬱症為例,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罹患憂鬱症的雙親育有同樣罹患憂鬱症的子嗣,機會是正常父母親的兩到三倍。反推亦然。從事生物精神醫學研究的同業先進們,希望能找到遺傳學上的證據來解釋這個現象,也獲致了初步的成果。但不可諱言的是這些研究成果的臨床實用性尚待突破。身處第一線的基層醫師所需面對的也絕非是冰冷的基因密碼,而是病人與家屬之間糾結複雜的關係。

        最近有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小孩來找我,母親不斷抱怨小孩子不乖,做功課不專心,她問我小孩子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當她如數家珍地一一訴說著男孩的惡形惡狀時,他卻若無其事地用我給他的筆在紙上塗鴉。他的態度說明了一切,他是無辜且無奈的!原來是父母親溝通不良,大男人主義的父親對母親總是頤指氣使,甚至在孩子面前毫不留情面地責罵母親,否決母親對孩子生活作息的安排。母親無能反抗父親,卻在父親不在的時候加倍要求孩子。當然,她得到的只是更巨大的挫折感,以及被犧牲的孩子。

        憂鬱,或者說是心情不好,其實是人面對挫折困境的自然反應。人不是萬能的神,失敗挫折在所難免,但大部分的人不願承認自己的情緒反應,也就無法體諒他人的情緒。然而,透過對憂鬱等負面情緒的生理學研究,我們漸漸瞭解情緒不只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它還會牽動人體腦部的化學物質濃度,讓患者出現失眠,失去興趣,注意力不集中,思考模式陷入一種「鑽牛角尖」的困境;身體其他系統的功能,譬如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也會因此失去平衡,功能失調。這些改變讓人體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出現身體的不舒服,同時加重了心理上的負擔。在醫學上,當這些心理層面與生理層面的症狀導致患者的社會功能受損,便可以稱為罹患了憂鬱症。 
        長期處於憂鬱狀態的人,所造成的影響還不限於自身。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會受到波及。尤其是患病的父母對孩子所造成的衝擊,更是難以估算。為了自己、為了親人,尤其是為了孩子,我們呼籲,當你自身或是身邊親人朋友陷於憂鬱的泥沼而不可自拔時,及早就醫是現代人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