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好書介紹 — 天地有大美


蔣勳 著 遠流出版
佳句欣賞
  • 『忙』…是『心』加上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靈一定會死亡。
  • 我們的一生…如果匆匆忙忙,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的這條路兩邊到底有什麼風景,其實是非常遺憾的。我覺得這一條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點,迂迴一點,你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 生活美學(食、衣、住、行)其實是安慰我們自己、鼓勵我們自己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 大吃大嚼的人速度太快,他的味覺其實非常混亂,所以給他再好的食都沒有用。
  • 服裝美的第一個原則,其實是簡單與樸素。
  • 房子並不等於家,房子是一個硬體,必須有人去關心、去經營、去佈置過,這才叫家。
  • 可以快,但你可以選擇慢的時候,這才是一個行的美學。…生命並不是從生到死要拼命趕路。
  • 美是一種選擇,甚至是一種放棄,而不是貪婪。
  • 最好的生命,不是一個速度不斷加快的生命,而是速度在加快跟緩慢之間 有平衡感的生命。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好書介紹 — 邱吉爾的黑狗第六章~成人發展面面觀


佳句選:


  • 精神分析專注於人生早期的童年,強調此一時期的回憶與重建是恢復心理健康關鍵。…對中老年人竟然都無可奈何…。

  • 艾瑞克森提出『人生八階段』的人格發展理論,與成年期有關的是『親密對孤獨』、建設與停滯』及『自我統整與絕望』。

  • 『親密對孤獨』:有能力展開成熟的異性關係,開始產生新生代的階段。
    『建設與停滯』:培育與指導下一代。

  • 『自我統整與絕望』: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接受生命週期的必然性。

  • 那些最怕死的,正是對生命的某些面向始終都抱持恐懼的人,也正因為如此,恐懼才如影隨形;如果他們曾經勇敢地面對過,生命也會比較充實。

  • 若要達到社會的要求,就必須犧牲自己的某些原則或看法。

  • 人是唯一看得到死亡逼近自身的生物。…為了準備一死,人可以放下世俗的目標與感情的牽絆,轉而耕耘內在的心田。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好書介紹 — 邱吉爾的黑狗第二章~卡夫卡的自我認同

第二章 卡夫卡的自我認同

佳句選:

  • 『自我認同』的定義:『身為持續實體,個體意識到自己是有別於他人的一種認知』 。
    想要維護自己,就必須先看重自己;不看重自己的人,永遠拿不出自己的意見。 
  • 孩子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存在著這種落差(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滿足),必將導致強烈的幻想傾向與失落感,既不瞭解這個世界,又不能從這個世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那就注定了會被逼到自我的角落裡去。 
  • 孩子如果動輒得咎,做什麼都不對,又不知到該怎麼做才是對的,也就無法發展出自信,成為一個能夠自我認同的真實個體。 
  • 唯有在完全的孤獨中,靜對暗夜,跟自己最深層的靈魂接觸,卡夫卡才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 在外在世界中覺得自己無能的人,通常會發展出一個補償性的內在世界,居於其中,不僅自己變成無所不能,現實中無法改變的適時也可以不加理會,取而代之的是病態的幻想,自尊自大,擁有大能。 
  •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溝通,藉此可以與他人保持接觸,雖然這種接觸是遠距的。對卡夫卡這種氣質的人來說,能寫的天賦的確是自我表  達的理想途徑,因為寫作根本不需要與別人真實接觸。

讀後感:
     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說:『寫作不是一種事業,而是一門的行業。』對卡夫卡來說,寫作可能是不得不從事的工作,唯有藉由寫作,他才可以宣洩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讓生命可以繼續前行。當他的自我被自己的親身父親徹底摧毀之後,他的人生僅剩無邊無盡的惶惶不安。他無法重建自我,更無能發展親密關係。只有在文字與紙張之間,卡夫卡才尋找到可供喘息的餘地。即使如此,在臨終之前的卡夫卡仍留言:『將我的一切手稿銷毀!』若不是他的朋友違逆了他的遺言,世人可能永無機會接觸到這位文學家的作品。我慶幸沒有像卡夫卡一般的悲慘童年,但也欽佩他可以在完全絕望之際,還可以在文學的領域努力不懈。下次到布拉格,記得去看他的雕像喔!

好書介紹 — 邱吉爾的黑狗第一章




  • 因為他終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絕望戰鬥,也因此才能夠告訴別人,絕望是可以戰勝的。 



  • 一個人的先天遺傳有可能使他具有憂鬱症的傾向,但是否會發作,早年的家庭生活卻居於關鍵。



  • 憂鬱症患者要依賴外在的資源才能維持內在的自尊。



  • 深信自己『與眾不同』,用精神分析的術語來說,就是反映所謂的『嬰兒萬能』。



  • 感情上匱乏的孩子,後來之所以會飽受憂鬱之苦,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敵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憂鬱症發作時,轉而跟自己作對的敵意,會使患者貶低自己,或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正如邱吉爾所說:『我的成就極多,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 習慣以寫作趕走『黑狗』(憂鬱)的作家,在一部作品完稿之後,往往都會直接進入一段憂鬱期。…每到山窮水盡時,創作的衝動又會自動爆發開來。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好書介紹 —邱吉爾的黑狗


Anthony Storr  鄧伯宸譯  立緒出版



這是一本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字作品,作者Anthony Storr是當代英國首屈一指的精神病學者,溫暖的人性關懷藉由其豐富廣博的知識呈現出令人讚嘆又窩心的寫作風格。這本書一開始引人注目的是其大膽地剖析了邱吉爾、卡夫卡及牛頓等家喻戶曉大人物的精神病理,並試圖以此說明他們的成就與其特殊性格間的緊密關係。不管讀者對其立論贊不贊成,這樣的文章一方面滿足人類偷窺的本能,另一方面則有鼓勵深受精神病理結構所苦的眾生之效果。我試著把Storr的立論用下面的表說明: